聚合商家收款码支持信用卡、储蓄卡、花呗、钱包余额零钱等多种支付方式,但在实际收款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收款码不支持信用卡或花呗支付的情景,有的时候甚至出现同一个收款码 A客户支持信用卡,B客户又不支持信用卡支付的情况,甚至提示当前交易存在风险等提示,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事实上收款码的交易过程受安全风控系统实时动态监测,既有收单机构的风控系统也有付款平台的风控系统,我们常见的风控主要是来自于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的风控,交易过程中,系统一旦监测到当前交易有风险或者交易环境不安全,就会出现前面提到的各类风控问题,当然系统误判也是常有的。风控系统主要基于大数据分析与规则判定。风控系统既监测码牌方,也监测付款方,即双向风控。大数据系统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大数据风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定位。不论是微信、支付宝还是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时都会要求打开定位功能,如果定位功能是关闭状态或权限限制了定位功能,交易时都会提示打开定位否则无法继续交易。我们平时经常呆的地方,大数据系统都是有记录的,如果付款人的定位突然在异地不常出现的地方交易,交易环境就可能被判定不安全而终止。所以面对面交易的成功率要高于远程交易,远程异地交易更容易被风控。同时用扫一扫交易的成功率也高于长按识别二维码的交易。其次大数据会记录收款码的付款人群,如果长期都是相同的一个或几个人在同一个码上反复交易,最终肯定被风控。很好理解,商家收款码如果是真实交易,一定是有很多不同的客户在上面交易,而相同客户重复付款的概率并不高而且会有时间间隔。真实交易一般呈现的是多元化的付款形态,比如有用储蓄卡扣款的,有用信用卡的,有用花呗有用钱包余额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个人自己注册的收款码付自己的信用卡,用几次就被风控的原因。大数据系统是不断更新的过程。很多客户发现过去自己注册的收款码偶尔扫自己的信用卡没多大影响,风控提醒也相比含蓄,比如只提示涉嫌不安全交易。现在用自己的身份(比如营业执照)注册的收款码扫自己的信用卡,收款码很快就会收到微信或支付宝的风控提示:涉嫌T现关闭信用卡支付权限。特别是微信现在监测T现特别严。很多时候风控系统风控的是当前的实时交易,只针对当前当笔交易,但是客户如果反复进行不良操作,就会加重风控力度,而影响到收款码。比如,当前付款客户被限制信用卡支付权限,他又反复扫码多次尝试或者降低金额反复测试交易, 连续测试达3次,当前收款码就会被判定为为T现提供便利而受到风控。微信经常推送的涉嫌实时交易异常说的就是这种行为。支付宝则提示套现风险而限制信用卡、花呗支付。这就是同一个客户交易失败又反复测试交易后,当天就触发微信对收款码商户的风控
前面提到了,风控系统既监测码牌方,也监测付款方,即双向风控。付款人经常有不安全交易的,或者近期有进行过大额扫码交易的就很容易被风控限制。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收款码有的人不支持信用卡,而换其他人又支持信用支付的原因。同样的,码牌经常被涉嫌不安全交易的人在上面付款或者被多次反复测试等不良操作也会连累到码牌商户方,系统就会限制码牌的信用卡或花呗支付权限,严重的会直接关闭码牌的信用卡、花呗支付权限。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人在某一个收款码交易不支持信用卡,马上换到另一个码又能支持信用卡交易的原因。所以不管是真实商户用的收款码还是个人办理用来T现的收款码,都受大数据系统实时监测,主要来自于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扫码支付平台的风控。- 1. 多元化交易。对于付款人,要多个支付平台交替使用,比如微信交易不成功,可以换成支付宝或云闪付试试;也不能一直都用信用卡或花呗支付,偶尔交替用储蓄卡或钱包余额支付;对于收款码的商户方,要有不同的客户在上面交易才不容易被风控。
- 2. 付款人不支持信用卡或花呗交易后,不要反复重复扫码交易或降低金额反复测试。测试达3次就触发风控了。
- 3. 同一个人用同一个扫码平台(微信、支付宝、云闪付)在同一个码牌上进行的大额交易,最好间隔一个月以上。
- 4. 同一个人最好不要在同一个固定的地方交易不同的收款码。商户收款码注册地址一定是在不同的地方,如果是真实线下交易,一定是在各个门店实际地址处。所以大数据通过定位很容易分析出不安全的交易行为。
- 5. 交易金额最好不规则,尾数不要总是000,不用特殊金额,比如8888、6666等
- 6. 很多收款码是秒到的,不要用同一家银行的信用卡支付之后马上结算到同一家银行的储蓄卡中。
当然还有很多没有讲到的风控规则与风控案例,欢迎一起来探讨。